电子邮件| 维护邮箱   中国政府网
热词:
 
当前位置:新闻动态 > 要闻播报
全国地勘投入连续五年下降,去年地质科技投入增9%
地质工作在逆境中积蓄力量
2018-05-11 | 作者: 蒋郭吉玛 | 来源: 中国矿业报 分享到

  自然资源部官网近日通报了2017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显示我国地勘投入仍然在减少,但在地勘工作在需求对接,成果转化方面实现了重要突破。

  通报显示,2017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198.36亿元,同比减少19.8%。是2012年以来连续第五年下降。

  其中,中央财政投入58.66亿元,同比减少7.2%;地方财政投入67.46亿元,同比减少17.6%;社会资金投入72.24亿元,同比减少29.5%。从投入类型上看,矿产勘查投入120.61亿元,同比减少29%;基础地质调查34.46亿元,同比减少1.2%;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24.63亿元,同比减少2.1%。地质资料服务及信息化投入资金3.19亿元,同比减少0.9%。

  重要大宗矿产勘查保持稳定,新兴战略性矿产勘查表现亮眼。2017年,矿产勘查实施项目6428项次,同比减少19.1%,完成钻探工作量694万米,同比减少32.7%。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09处,其中,大型37处,中型29处,小型43处。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前列的矿种分别是:金(17处)、石墨(11处)、煤(8处)、铅锌(5处)、铁(4处)、银(4处)、磷矿(4处)。

  从投入方向上看,矿产勘查资金主要投向:金(21.74亿元)、铜(16.23亿元)、煤炭(16.21亿元)、铅锌(13.55亿元)、铀(7.08亿元),占总投入的62%。与2016年相比,铀矿投入同比增加4%,稀土、钼、铁、磷、铜、锰、石墨、金、银等矿种投资降幅较大。

  主要矿种新增资源煤186亿吨,铁矿石0.6亿吨,铜104万吨,锰矿石982万吨,铝土矿石0.67亿吨,铅锌287万吨,镍28万吨,金112吨,银1741吨,磷矿石4496万吨,石墨5725万吨。

  其中,煤炭新发现矿产地8处(大型7处、小型1处),铅锌矿新发现矿产地5处(中型1处、小型4处),铝土矿新发现矿产地3处(大型2处、中型1处),金矿新发现矿产地17处(中型6处、小型11处),银矿新发现矿产地4处(大型1处、中型2处、小型1处);稀有、稀土、稀散矿产新发现矿产地4处(大型3处、中型1处),磷矿新发现矿产地4处(大型2处、中型2处),石墨新发现矿产地11处(大型6处、中型3处、小型2处)。河北宁晋县段家庄勘查区新增石盐29亿吨,辽宁海城市老光山矿区新增菱镁矿8000万吨,云南盈江县大石坡地区新增红柱石6152万吨,江西于都县坳脑勘查区新增萤石矿359万吨。

  通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有效期内非油气探矿权共计21235个,较2016年末减少17%。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有色金属探矿权,数量为8445个,占全国总数的39.8%。2017年全国共出让非油气探矿权737个,同比下降36.7%;出让面积17411.44平方千米,同比下降36.6%;出让合同金额20.06亿元,同比下降81.7%。招拍挂217个,招拍挂出让合同金额10.64亿元。财政全额出资勘查的探矿权数415个。

  地质工作是一项探索性工作,是我国长期需要的基础性产业工作,涉及范围广,是必须坚持的工作,而科技创新始终则是地矿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值得注意的是,在地勘投入普遍减少的情况下,2017年地质科技投入资金15.47亿元,同比增加9%。其中,中央财政3.13亿元,占20.2%,同比减少1.3%;地方财政6.22亿元,占40.2%,同比增加10.1%;社会资金6.12亿元,占39.6%,同比增加14%。从资金投向上看,投入最多的是地质科学研究,达6.11亿元。

  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带来了地质工作的重大突破:首次海域天然气试采成功,深部和新区找矿多个理论实践获重大突破,开启了多船联合、多站联合、海陆联合的南极科考新模式。

  另外,通报显示,2017年,我国基础地质调查,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以及地质资料信息化服务在国家重大战略和民生、生态中的支撑作用愈发凸显。

  通报显示,2017年,我国共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15.9万平方千米,工作程度提高到41.6%。完成1∶5万矿产地质调查16.8万平方千米,圈定找矿靶区450处。开展地球化学调查和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在集中连片特困区,圈定绿色富硒土地1084万亩,指导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园7个,支撑调整富硒农产品种植面积800万亩,使1500万贫苦群众受益,助力支撑150万人脱贫。全面完成我国管辖海域1∶100万海洋区域地质调查,为重大工程建设、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地学理论创新等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支撑。

  城市地质调查工作驶入快车道。发布了全国城市地质调查总体方案。地质扶贫再上新台阶。基本建成由2万个监测点组成的全国地下水监测工程,为乌蒙山区、沂蒙山区、陕甘宁、滇黔桂地区以及江西赣南革命老区的群众饮水、特色矿泉水产业培育、开发地热旅游资源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地质灾害调查发挥专业优势。支撑31个省(市、区)基本建成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编制全国及14个集中连片扶贫区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分区图;2017年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016起,避免人员伤亡39869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2.5亿元。

  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亮点纷呈。地质资料网络服务量快速增长,2017年,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提供地质资料到馆服务3.86万人次,地质资料网站服务浏览达607万人次,是2016年网站服务浏览量的3倍,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成效显著。地质资料馆藏资源持续增长,截至2017年底,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成果地质资料馆藏总量共50.45万种,较2016年增长2.4%。首次建成国家地质大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地质云1.0”,探索了云环境下智能地质调查工作新模式。

【字号: 】【打印】【关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请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发言最多为2000字符
  
 
  相关文档  
· 中国矿联地勘协会:地勘行业主要工作应有六个调整
· 我国地质勘查工作或将发生重大转变
· 核工业二九○研究所发展转型小记
· 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审批后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公告